反诈科普

高校典型电信诈骗类型(五):网络贷款、虚假征信类诈骗

发布日期:2024-11-14    浏览次数:

部分大学生因为攀比、或者想证明自己在财力不济的情况下干自己想干的事。诈骗分子利用这种心理,通过建立假贷款网站平台、办理信用卡网页,并以月息低,无需担保、手续简单等条件诱使大学生步入陷阱。

诈骗分子往往冒充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服,谎称因国家出台征信政策,要求受害人关闭在平台申请的金融业务、调低贷款利率或注销学生身份在平台上申请的校园贷等,否则就会影响征信记录,借此诱导受害人下载在线会议软件并共享屏幕,通过分饰多角等方式实施诈骗,逐步诱骗受害人将其自有资金或在网络平台上申请的贷款转入由诈骗分子控制的指定账户。

案例1:湖北某高校学生小李为购买苹果手机及其他高消费品,通过借贷平台申请网上贷款。随后,经过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其最终欠下多家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而原始金额仅为3万元。

案例2:学生小郑由于迷上了网络赌球,先后通过某借贷平台共计借款6万块钱,这笔钱利滚利,小郑就偷偷用同学的身份信息去贷款还债。他先后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借钱,欠款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变成了60多万元。小郑不仅要偿还巨额贷款,还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同学的压力。重压下,他最终以自杀来逃避。

案例3:学生小钱是大二女生,通过裸贷借钱用来和男友花销。借来的本金不到5万元,一年不到,欠下的贷款本息合计达50多万元。因还不起钱,其裸持身份证照片被传到网上曝光,家人电话也被催债电话打爆。不得已,家人在报警同时,只得变卖唯一住房还款。

案例4:某学院研究生小陈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告知小陈个人征信存在问题,可以帮助其恢复征信。为打消小陈的疑虑,对方与小陈确认了其姓名、电话、家庭信息、学校信息等。之后,小陈按照对方提示进行了个人支付宝的积分验证,并根据对方提示,登陆了对方提供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虚假网址),并查阅了本人征信信息的相关文件,网站上显示小陈的“征信状态”存在问题。因小陈之前曾办理过信用卡,加之对方提供的信息真实无误,小陈逐渐放松了警惕,并按照要求加入了对方开设的腾讯会议。通过对话,对方以恢复征信、清空教育额度为由,要求小陈申请开启绿色通道资金流水认证,并通过向制定账户转账,提高征信分,征信分提高后,转账资金原卡退还。为恢复个人征信“正常状态”,小陈按照对方要求,先后三次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累计40640.7元,待小陈要求退款时,对方将小陈踢出了腾讯会议。小陈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案例5:某学院大三学生小陆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是支付宝注销部工作人员,以大学生今后不能再使用借呗、花呗为由,要求注销其学生账号并更新为成人信息。随后对方诱导小陆进入某腾讯会议开启录屏,查看其银行卡余额,并告知要进行金额安全保障,要求小陆分两笔把卡里的所有余额转入指定账户,第一笔为5378.50元,第二笔为5666.11元。之后,对方又以额度清零为由,让陆某通过饿了么平台开通“饿用金”并借贷6900元转到指定账户,并承诺之后会把已转账的款项全部原路返还。在小陆转账完成要求退款时,对方告知因转账数额不足,仍然无法进行身份更新,必须下载“云闪付”APP进行借贷方可更新。小陆意识到被骗,遂报警,被骗金额17944.61元。

案例6:某学院大四学生小郭有创业的想法,遂通过某网站填写了个人信息申请办理贷款,当天就接到了自称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将马上帮助他办理贷款。效果根据对方要求办理了一张银行卡等待贷款到账,并将银行卡信息如实在平台上进行了登记。之后,平台工作人员便称能帮助他以最低的利息申请更大金额的贷款,但是需要他先向刚办理的银行卡转账5万元证明还款能力。为了争取更多的贷款,小郭便按照对方指示向卡内转账5万元,并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告知了对方,随后小郭收到了5万元转出的提示短信。小郭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套路分析:

1. 网络贷款。校园贷特点:第一,放贷门槛极低、审核如同虚设。一些“校园贷”平台为了增加业务量,明知大学生没有独立经济来源和还款能力,仍向其发放高息贷款。第二,高费率、高利率、高罚金。一些不良“校园贷”平台,利率高达30%左右,并且按周计取;或者表面上收取合法、合规利息,但实际上在放贷过程中还会收取高额的手续费、工本费、催还费等等,从而实现变相高息;而其设置的罚息,高到令人瞠目结舌。实质上成了赤裸裸的高利贷,短短几个月,要收取的费、利、逾期罚金超过本金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第三,诱导借新贷还旧贷。诱导大学生从其他高利贷平台借款,以归还在本平台的欠款。第四,违规、违法、暴力催还。向借款的大学生及其同学、亲友、老师发布该生的欠款信息,逼迫其归还,更有甚者,以借款人的裸照为抵押物,逾期未还款则威胁将其裸照和个人信息公之于众。第五,引发“被贷款”问题。一些大学生本无借贷之意,却被同学利用身份信息行了借贷之实,甚至出现连环“被贷款”问题。

IMG_256

2. 虚假征信。诈骗分子通过冒充银行、金融机构客服人员,谎称受害人之前开通过微信、支付宝、京东等平台的百万保障、金条、白条等服务,或申请校园贷、助学贷等账号未及时注销,或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需要注销相关服务、账号或消除相关记录,否则会严重影响个人征信。随后,诈骗分子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验证流水等为由,诱导受害人在网络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APP进行贷款,并转到其指定的账户,从而骗取钱财。

IMG_256

反诈小妙招

1. 零门槛、无抵押、无利息,专为学生打造,秒到账这些字眼都来自于一个为大学生“量身定制”的陷阱——“校园贷”。面对害人不浅的“校园贷”,大学生们应擦亮眼睛,莫入圈套。在校生要以学业为重,积累知识,切不可以铺张消费、资金周转等为理由进行网贷,严重影响学业的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大家要注意理性消费,拒绝攀比。一定要根据自己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消费,防止因跟风或攀比而开销过多。如遇被诈骗,请及时联系辅导员或110报警。

2. 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百万保障”均属免费服务,不存在到期自动扣费情况;凡是自称金融平台客服,提供消除不良个人征信记录的都是诈骗。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个人无权删除、修改。如遇被诈骗,请及时联系辅导员或110报警。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